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头条热点 > 正文
    购物车
    0

    【时代先锋】长治郭玉恩:中国第一代劳模、中国农业合作化先驱

    信息发布者:不同凡响
    2019-06-14 09:20:42   转载

    “山药蛋派”作家赵树理的《三里湾》是我国第一部成功地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曾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小说里的农业社长王金生,就是以我国第一代劳模、中国农业合作化先驱郭玉恩为原型。早在1943年春天,郭玉恩就和李顺达等人成立了互助组,开展生产自救,支援前线,在两次太行区群英会上被评为劳动英雄。新中国成立后,他兴办合作社,开展了我国农业合作化的试验,获得了全国农业最高奖章——爱国丰产金星奖章,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他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成为新时代新征程中长治人民奋勇前行的不竭动力。

    郭玉恩
    逃荒来到平顺落脚
    初夏的长治经历了和风细雨,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景象。5月6日,记者一行驱车来到平顺县,实地寻访我国第一代劳模郭玉恩的奋斗故事。
    平顺县城两边是山,中间是一条沟,有“两山夹一沟”的说法,顺着这条沟往前走,没多远就到了此行的目的地——西沟乡三里湾村。村子原名叫川底,由沟而下是谓底,平滩之地是谓川,川底因而得名。2011年2月,村子更名为三里湾,这里就是全国著名劳模郭玉恩的家乡。
    三里湾村口的小广场上,有一座高大的塑像,是著名作家赵树理和全国著名劳动模范、金星奖章获得者郭玉恩,旁边竖着一块金星奖章的模型。
    顺着村里道路七拐八绕,我们来到了一处院子里,这里是赵树理创作小说《三里湾》时住过的地方,院子里有一口井,里面还有水,井口边有一个已经废弃的辘轳。在三里湾的展厅里,62岁的郭志福向我们介绍着作家赵树理书中的角色,还有他们与劳模郭玉恩的关系。郭志福是郭玉恩的小儿子,他说,他有两个哥哥三个姐姐,他是孩子中最小的一个。
    郭玉恩的老家是河南省林县西丰村,1911年左右,郭玉恩的爷爷带着奶奶等人逃荒来到平顺县川底一个叫水涨洼的深山沟里。这里四面环山,草木茂盛,外人很难看出进出这里的道路,兵荒马乱的年代,是个躲避战乱和安身立命的好地方,他们一家人就在这里落下脚来,在山坡上开荒种地维持生计。1917年,郭玉恩出生在这里,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中慢慢长大。

    赵树理与郭玉恩
    积极生产互助受表彰
    1939年7月,日军第二次围攻晋东南,占领了长治城,斗争形势越来越严峻。1940年,郭玉恩参加了村里的民兵组织,参与一区区干队的武装活动,伏击和消灭日本侵略者。自从参加了民兵组织后,郭玉恩在当地武装干部的指导下,思想进步很快,实战技术也不断提高,经常随部队参加战斗,并且在打鬼子的伏击时表现非常出色。1943年3月,郭玉恩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日军对我根据地进行了残酷扫荡并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给根据地造成了极大的经济困难,部队和老百姓的日子十分困难。得知李顺达成立了互助组的消息后,郭玉恩赶忙到老西沟去取经,回来后和村里四户觉悟较高的村民商量后,办起了互助组。就这样,他一边带领群众发展生产,一边和民兵配合部队抗击日本侵略者。根据地军民同心,生产自救,取得了显著成效。
    1944年,在平顺县城关召开的全县杀敌劳动英雄大会上,郭玉恩被评为头等劳动英雄、支前模范。同年11月20日至12月7日,晋冀鲁豫边区太行区党委在黎城县南委泉村召开了规模宏大、盛况空前的“太行区杀敌英雄、劳动英雄、战绩展览、生产展览联合大会”,郭玉恩被评为劳动英雄,得到了8只羊的奖励。
    春种、夏锄、秋收,日子还在继续。郭玉恩把从南委泉大会上学到的知识和川底的实际相结合,互助组里成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1945年12月5日,中共中央机关报《新华日报》报道了川底村秋季粮食获得大丰收的消息,郭玉恩和村民的劲头更足了!他召集成立了川底村农业技术小组,各组选出一位有一技之长的人不脱产参加技术学习,专门负责农业新技术的研究和在川底村的推广。经过不断努力,川底村的粮食产量逐年增高。
    1946年12月,在长治召开的太行区第二届群英会上,郭玉恩又受到了表彰。这次大会开了17天,经过经验交流后,选举出110名英雄,郭玉恩被评为二等劳模。为了纪念这次历史性的大会,太行行署将当时开会的街道卫前街命名为英雄街,把大会会场和主席台命名为“英雄广场”和“英雄台”。

    郭玉恩等4人获得爱国丰产金星奖章
    金星英雄引瞩目
    1951年,郭玉恩带头在互助组的基础上试办平顺县第一个、太行山上十个老社之一的农业生产合作社。18户代表按下血红的大手印,他们推选郭玉恩为社长。
    郭玉恩带领社员制定章程、登记土地、牲口和其他财产。他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带领社员科学种田,从以前的吃什么就种什么的生产模式中解放出来,改变为适宜种什么就种什么,劳力的潜在力量也得到了发挥,劳动效率和技能均有明显提高。当年,川底合作社粮食获得大丰收,粮食产量不仅比办社前一年大大提高,比周围村庄也高出一大截。
    从小在农村长大,老百姓们哪一样农活都会做。郭玉恩不仅各种农活都能干,而且还是个干农活的好把式、全把式。他对选种、下种、定苗、追肥除草等都摸索出一套规律,并在生产中大力推广。他还根据多年的摸索,将一百多种农活制定出了技术操作规程和定额管理办法,按照每种农活的劳动强度大小、技术含量高低,小段包工、定额管理,大大提高了社员的生产积极性。他提出的“土地、劳力、牲畜、家具”四固定管理方案实施以后,合作社的生产呈现出规范有序的发展态势,其他合作社也纷纷效仿。郭玉恩改进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实行劳动定额、包工包产的办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川底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粮食年年获得大丰收,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和表彰。
    1954年,农业部代表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他和李顺达等人“爱国丰产”金星奖章。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农业战线的最高奖,郭玉恩是当时全国四个金星奖章获得者之一,成为著名的“金星英雄”。《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了他的照片,并配发了《向金星奖章获得者学习》的社论,同年,郭玉恩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郭玉恩和党员研究开渠扩社的壁画
    艰苦奋斗精神激励后人
    人民公社社长、县委委员、省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郭玉恩后来还担任过很多职务,曾两次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多次当选为省、地、县劳模。尽管担任过很多职务、获得了很多荣誉,郭玉恩在工作中仍然勤勤恳恳,平易近人,从不居功自傲。他把村里每个人都当成自己的亲人,川底村每个村民都把他当成自己的贴心人。
    虽然郭玉恩1996年就离开了人世,但他大公无私、两袖清风的作风,艰苦奋斗、勤勉苦干的劳模精神,脚踏实地、实心实意为老百姓办事的优秀品质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一直给予后人力量,激励着上党儿女不断前行。
    (原标题:郭玉恩:中国农业合作化的先行者)
    来源: 上党晚报责任编辑:郭婧 王正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